首頁 > 今日要聞 > 正文

政府不再壟斷住房供地 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

2018-01-23 14:18:13來源:中國經濟周刊  

“改變政府作為居住用地唯一供應者的情況?!眹临Y源部部長姜大明1月15日在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說的這句話,一石激起千層浪。

“改變政府作為居住用地唯一供應者的情況。”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1月15日在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說的這句話,一石激起千層浪。他指出,我國將研究制定權屬不變、符合規劃條件下,非房地產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作為住宅用地的辦法,深化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,推動建立多主體供應、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,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。

分析人士認為,這意味著中國土地供應將出現實質性變化。政府不再壟斷住房用地,而房地產開發商也不再是一手住房的唯一提供方。未來,其他合法擁有土地使用權的主體,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,也可以成為住房供應方。而隨著更多房源進入市場,將有助于抑制地產投機,滿足住有所居,緩和部分大城市房價長期上漲的緊張局勢。

非房企自有土地能否開發商品房?

2018年是“房改”20周年。“中國房地產過去20年的發展歷史,其實就是國有土地發展歷史。特別是商品房住宅土地,來源單一,地方土地財政依賴房地產,依賴土地招拍掛。國有土地招拍掛出讓,是商品房住宅土地的唯一來源。”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《中國經濟周刊》記者說。

據財政部發布的“2016年財政收支情況”顯示,2016年,全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37457億元,同比增長15.1%。而2016年全國財政總收入15.9萬億元,土地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比例高達23.5%。

一線城市土地收入則尤為可觀。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,北京市土地出讓金以2796億元名列榜首,排名第二的杭州市也超過了2000億元。

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李宇嘉告訴記者,房改20年來,國有土地出讓金累計規模為35萬億元,達到城市財政收入的40%左右,成為城市基建擴張的重要資金補充。

然而,另一方面,地方政府的“土地財政”卻備受詬病。有人認為,“土地財政”無疑是高房價的重要推手。

“一些地方土地出讓部門有意無意地調節土地供應節奏,熱點城市居住用地相對不足,且土地出讓價格一再走高,助推房價上漲。”張大偉說。

而如何解決這個弊端?張大偉認為,首先居住用地供應要相對充足,才能緩解熱點地區樓市供需緊張局勢。

除了地方政府,居住用地還能從哪兒來?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對《中國經濟周刊》記者分析,還有兩種居住用地提供者:一類是村集體、企業。農村建設用地(含宅基地)可以入市,由農村集體組織供地。“其實這項改革任務10年前就提出來了,但一直沒能破冰,這次借著全國13個城市試點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用房的狠勁,準備闖關了。”

責任編輯:hf009

免責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柘城網無關。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如有問題,請聯系我們!

一级动漫无码在线观看